(1)内流道在坯料上的位置和作用应以所选的熔炼顺序或渗氮方法为准。 对于需要同时熔化的钢坯,内浇口应开在铸钢薄壁处,数量应分散在多个方向,防止内浇口附近型腔局部过热; 对于需要顺序熔炼的钢坯,应在厚壁处开内浇口。 如果有冒口,让进水通过冒口,可以提高冒口的焊接效果; 对于结构复杂的铸钢,内浇口的布置常采用顺序熔炼与同时凝缩相结合的原则,即对于每个焊接区,按照顺序熔炼的原则设置内浇口,而对于整坯,根据同步熔化的原理,采用多道浇口分散模具。 这样,不仅可以使钢坯的厚大部位得到充分焊接,防止起泡和缩孔,而且可以减少钢坯的铸造挠度和变形; 同时要用冷铁加速厚壁的熔化,加冒口焊接。
(2)内流道的方向不应对准细砂芯、型壁、冷铁和芯托,必要时采用切向引入。 但需要注意的是,切线的引入会引起模具内的金属旋转,适用于外表面有粗糙度要求的方坯。 圆柱坯内表面要求严格时,应防止金属液翻动,以免铸钢内表面积砂孔。
(3) 内流道应尽可能薄。 细内流道的好处是足够的:增加内流道的吸入面积有利于流道的挡渣; 减少清洁工作量; 内流道比坯料壁厚薄,消除流道时不易损伤坯料; 薄内流道可以充分利用钢坯自身的石墨化膨胀,获得致密铸钢。 球墨铸铁件内浇口的长度和宽度为其长度的4倍。
(4) 对于薄壁钢坯,可采用多内流道铸造系统实现熔焊。 此时内流道的规格应符合冒口颈的要求。
(5)内流道不宜安装在铸钢质量要求很高的部位,以免出现粗大的金相组织。 对于有耐压和漏水要求的管道,一般在法兰处开内浇口,避免管壁缩孔; 内浇口开在加工面上,有利于坯料的形状。
(6)为使金属液快速、顺利地充满模具,有利于排气和除渣,各内流道内金属流动方向的偏转应一致,避免金属液碰撞模具中的金属和流动方向的紊乱,导致喷嘴过多。
(7)金精在分型面设置内浇道,方便成型。
(8)对于收缩量大而容易产生裂纹的合金件,内流道的设置应尽量不妨碍坯料收缩。